記憶裡的風味是線索,是時光導引,也是在地經歷的風華與起落。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專訪「台灣自酒」的執行長吳宥廣 Charles 與共同創辦人濮思明 Linus。台灣自酒是一家經銷台灣酒的銷售平台,合作超過 20 個台灣酒類品牌,銷售客戶涵蓋餐廳、飯店、酒吧及餐酒館,致力推廣台灣酒文化。
Q:請簡單與我們介紹「台灣自酒發展」服務內容
Charles:我們成立於 2015 年,致力於推廣台灣酒類,代理台灣小規模的酒廠,擔任他們的業務行銷,主要經營的通路包含餐廳、飯店、酒吧和餐酒館等等。我們就是一個平台,匯集了全台灣最齊全的蒸餾酒、釀造酒、精釀啤酒等酒類產品,之於通路的意義便是——只要需要台灣酒種,來找我們就對了。
更進一步的是希望能與供應商(酒廠)接軌飲酒市場的潮流與脈動,像琴酒是現在的基酒浪潮,日本有日本味的琴酒、南非有南非味的琴酒,那台灣為何不能做出一款「台灣味」的琴酒?我們會用通路經營的經驗去影響供應商,試圖讓他們開創更多與市場接軌的產品。
Q:傳統酒廠都能理解你們想要做的事嗎?
Charles:台灣二十年前開放民間釀酒時有一波開酒廠的潮流,拿到廠牌的都是公賣局或金門酒廠的退休人士,因此才有現今所謂的二代接班。以前酒廠因為握有技術而創立,現在若想投入,則得評估產品的可行性,以高粱為例,它銷售量已經逐漸減少,畢竟我們這代多半更想嘗試葡萄酒或威士忌,那高粱酒廠該如何順應趨勢?像現在有些酒廠會將梅子浸泡高粱製成利口酒,透過降低酒精濃度滿足更大眾的市場需求。
我們也逐漸做出成績,越來越多的酒廠認識我們,所以在開發新的產品相對更順利。尤其今年疫情之下,國外的東西進不來,我們的銷售與影響力逆勢成長,也藉此思考台灣文化在餐飲產業的定位。
Q:你們認為台灣酒在國內市場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
Charles:莫過於資源的分配,小型酒廠沒有像大型企業的行銷資源去建立「台灣酒」的品牌印象。以酒展為例,參加一次至少五萬塊,很多是由公會補貼才有辦法 cover 支出讓品牌露出,更別說其他的行銷活動。
所以面對餐廳、酒吧等通路端,我們仍然用很傳統的方式,一間一間拜訪、推廣給他們這些品質優良的台灣酒;面對供應端,提升他們對於市場的敏銳度、接軌國際,像是透過視覺包裝上的改造,重新建立這支酒給與消費者的第一印象。
Q:可以進一步說明台灣酒廠在「品牌經營」的現況嗎?
Linus:以往台灣酒廠並不會找代理商,透過熟悉的銷售模式直接觸消費者,因為這其實就足夠應付酒廠基本的開銷,但品牌的塑造需要長期資本的累積,短期內看不見回饋與收益,對於傳統老一輩的經營者來說是很高的投入門檻。
值得慶幸的是,這幾年不僅像大規模品牌噶瑪蘭,包括在地釀酒廠臺虎精釀等,都願意透過更具創意的行銷方式建立品牌印象,知名度與辨識度在同類產品脫穎而出,代表消費者看得見品牌的力量。因此,如何把品牌跟銷售連接在一起,是我們內部討論業務方針時格外看重的,從傳統老闆沒有關注到的市場,拉出實際的銷售成績給他們看,使他們「有感」。只要酒廠們願意更投入,不論產品的成熟度如何,在資訊如此發達的背景之下,市場勢必會更穩定與多元發展。
Q:你們認為台灣酒的特色是什麼?
Linus:常有一種說法是台灣沒有自己的代表酒,日本有清酒、蘇格蘭有威士忌、中國則是白酒,那應不應該形塑出台灣的酒款?我不認為有其必要。台灣在殖民文化與公賣制度的歷史背景下,傳統發展的東西就會受到限制,相反地,我們擁有融合與創新的文化,加上優良的農業技術根基,台灣酒能不能呈現「多元」的風味特色?
Charles:是多元也可能是混雜,時至今日還是很難定義台灣文化是什麼,近年台灣人正處在一個尋找文化定位的時機點,這也是我們投入這個市場的契機之一,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會匯集成一樣的共識,並持續向下深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