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系列前導專訪】當我們談論在地—— 專訪《料理‧台灣》總編輯李承宇

【系列前導專訪】當我們談論在地—— 專訪《料理‧台灣》總編輯李承宇

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‧島味】前導專訪《料理‧台灣》雜誌總編輯李承宇,作為飲食文化推動者,分享他對於台灣味與餐飲品牌在地化的觀察,帶領觀眾考究台灣餐飲產業的在地化現象,從中窺見文化浸潤在生活的紋理,以及其如何延綿成現在與未來的樣貌。

 

台灣味的建構

當我們談論在地,我們談論的是什麼?

近幾年,台灣味蔚為顯學,稱在地,言當令,早已成 Fine Dining 常事,然而究竟何為在地?有人從食材著手描繪,有人透過味型詮釋,眾聲喧嘩。「在地其實是當代對全球化的反思。」定義在地以前,李承宇建議我們不妨從頭回顧一下:不過一百年前,受限於物流技術不發達,食在地食當令本是最普遍的庶民風景,凡異國物產皆被視為珍罕,非貴族豪富不能享,而後隨著商品、資本和人力的流動變得普及,在地的價值才又重新獲得重視。

反思在地同時涉及身分認同。半個世紀前,中國八大菜系是台灣餐飲的顯學,暗含藉飲食再次確立中華正統深意。輾轉至今,這劃分法已被四大族群菜系──閩南菜、客家菜、原住民菜和外省菜──所取代,政治分類移植到餐桌上,此消彼長,正與國族認同緊密扣連。

 

故宮晶華致力於復刻中國古菜。(圖/《料理‧台灣》雜誌提供)

故宮晶華致力於復刻中國古菜。(圖/《料理‧台灣》雜誌提供)

這也許說明了何以台灣味特別受矚目,對台灣味一而再再而三反覆探討,充分反映了我們的認同焦慮。我們是誰?我們的獨特性何在?每當國外名廚來台客座,話題總免不了觸及這股在地風潮,幾次下來,李承宇發現國外名廚不刻意強調必須選用在地食材,「在地並非首選,適當才是。」他甚至被日籍料理長反問過:「你們為何非常熱衷於追尋台灣味?在日本,我們很少討論什麼是日本味。」我們如此強烈地渴望在食物上找到認同,是後殖民的主體認同混雜,同時也暗示了主體性的空缺。

認同的建構道阻且長,要靠自己,另一部分,透過他者的眼光,能比較容易給自己定位,在地是呈現給他者的面貌。

 

外來與本地的共奏

作為移民社會,台灣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中西雜揉、南北並陳,異質聲腔一方面當然豐富了既有的飲食能量,但也不無碰壁可能。當外來飲食文化試圖敲開本地市場大門,常見策略不外乎堅持正宗或調整口味以迎合市場兩種,手段無高下,甚至,適口與否也未必純然出乎主觀偏好,「與其說某些異國飲食的烹飪技法或調味不合我們胃口,不如說我們對那一整套飲食體系不適應。」

外來的味道也可能被馴化,逐漸收編入本地的飲食敘事之內,相反地,外來飲食文化也同時形塑人對於異國的想像。年深日久,外來者可能也就成為本地的新味道,既在地又國際,交錯共榮。本來,在地是變動的。

實際運作起來,其複雜微妙可能超乎想像。李承宇舉了北埔客家擂茶為例,「北埔客家擂茶其實是很晚近才被『發明出來的傳統』,因應經濟部推動地域活化『一鄉一特色』,又逢政府實施週休二日,為了吸引觀光人潮,當地參考了廣東一帶客家聚落的擂茶傳統,決定引進。」同為客家聚落,北埔又曾有種茶產業,這移植之舉簡直天衣無縫。為使推廣順利,北埔也做了適當調整,原始版本的擂茶是鹹口味,加入蝦米、菜葉等物,改良後變為摻米花豆類的甜擂茶,再則,擂茶原為客家人待客所擂,考量觀光效益,現今多讓顧客自己動手體驗。

孰為本地?孰為外來?當地理、交通與文化的門檻降低,飲食的變奏愈趨多元,你的道地就不再是你的道地。

介於異國和本地之間,最常成為中介者的,其實是飲食形象的塑造與傳播。譬如李明博時代推動「韓食世界化」,由南韓政府主導向海外推廣韓食,設立韓食餐廳、舉辦韓國飲食觀光博覽會、結合戲劇行銷,甚至正式將「越冬泡菜」(Kimjang)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。飲食不只是文化的內部傳承,更是文化體驗的先鋒,借飲食帶動觀光,進而提升國家品牌和形象。

反觀台灣,過去幾年,台灣美食觀光大打夜市小吃牌,物美價廉又富庶民風情,廣受喜愛。然而,當珍珠奶茶、滷肉飯逐步登上國際版面,值此刻或許應當深思這是我們想要形塑的飲食形象嗎?國家如何定義她的飲食?除了文化體驗,我們對飲食的論述又在哪裡?飲食背後的台灣在地習俗文化意涵與歷程是否被彰顯看見?

 

在地的新意

不得不承認,經歷了全球化變革,當代我們所談論的在地,必然有別於一百年前的在地。
今日,從餐桌一路推回產地,我們發現這座島嶼上竟擁有德安居有機農場、威石東、福灣巧克力,原本,台灣當然不是歐洲生菜、葡萄酒或巧克力的產地。「全球化分工改變之下,你會發現你沒有必要為了想喝牛奶而養一頭牛,高雄產甘蔗,但恐怕很難一躍為蘭姆酒重要產區。」小量生產,小額消費,支撐在地異國飲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持續耕耘的動力,是理想性與對土地的深層認同。「換個角度想,葡萄酒、巧克力是國際通用的語言,台灣製造的酒與巧克力就是在這個西方人能懂的基礎上,講台灣的故事。」

Fine Dining 亦如此。以法菜為形式、在地風味為魂魄,但 Fine Dining 對在地的投入可能全面帶動餐飲界嗎?「目前投身 Fine Dining 的主廚之中,由台灣餐飲教育養成、赴國外歷練後又回台灣落腳的,像 RAW 黃以倫、Taïrroir 何順凱,無論技藝或任一方面皆是殿堂級好手,但這畢竟是很特別的一小群人,餐飲界有不同型態樣貌。」米其林對台灣餐飲型態的影響可能僅止於部分,是否能對產業根本而全面地翻轉,尚待時間考驗。

 

國內外主廚近年不斷探索台灣味。(翻攝自《料理‧台灣》雜誌)

那麼,除了選用在地食材、呈現在地面貌,Fine Dining 跟台灣的關係是什麼?下一步又將走到哪裡去?固然,Fine Dining 為我們打開了眼界,但還有更多嗎?

「我比較傾向視 Fine Dining 為藝術,對多數人,它可能像參觀博物館、藝廊,而不是提供我每天餐食的地方。」

 

RAW今年秋季菜單以漢方為主題,以川芎、桂枝、熟地、枸杞藥燉野生黑鮑。(圖/李承宇攝影)

或許瘟疫會成為這一波在地風潮的轉捩點。後疫情時代,當邊界重新被高築,短期內,我們不得不回歸在地,但我們回得去嗎?習慣了北海道直送海膽、荷蘭空運白蘆筍的味蕾,是否甘於只吃在地物產?

2020,變動的一年,餐桌上也是一樣。李承宇倒很樂觀,「當環境被各種文化滋養豐富,人們很自然地能夠欣賞多元的風味與面貌,變動對我來說就不會是太值得焦慮的一件事。」

從土地,到人,到性格養成。當我們談論在地,或許,我們談論的是同在這塊土地上,過去我們如何攜手共渡,往後,又將凝聚為怎樣的共同體。

 
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
 

場次②|吃・在地 ► 餐飲在地化意義的重新思考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——李承宇(《料理.台灣》總編輯)
與談人——
毛奇|飲食文化工作者/名廚資深編輯 ◆ 當外來飲食文化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
李信男 Nobu Lee|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行政主廚 ◆ Fine Dining 的台味風潮與在地化意義
陳耀訓|陳耀訓‧麵包埠創辦人 ◆ 以西方技術再創台式風

 

其他前導專訪

  • 主辦單位| BIOS 文化創意顧問
  • 日期| 2020.12.13 SUN
  • 地點| 信義誠品 6F 展演廳
  • 協力品牌| 好食光、鮮乳坊、陳耀訓·麵包埠創辦人、禾餘麥酒、Plusx Pâtisserie & More、三徑就荒 Hermit's hut
  • 採訪| 溫為翔、呂芳萱、栩栩
  • 撰稿| 栩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