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系列前導專訪】認識料理:不只從「吃」開始——專訪飲食文化工作者毛奇

【系列前導專訪】認識料理:不只從「吃」開始——專訪飲食文化工作者毛奇

 

2020 年末,BIOS 文化創意顧問將焦點放在台灣飲食文化的發展,以【富饒.島味】為題,在第二場對談中,邀請到《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》作者,同時也是飲食文化的專欄作家——毛奇,從內容工作者的角度出發,帶領觀眾考究台灣餐飲產業的在地化現象,從中窺見文化浸潤在生活的紋理,以及其如何延綿成現在與未來的樣貌。

Q:作為飲食文化工作者,您認為必備的特質是?

首先,願意多方嘗試是最重要的,對於食物、人以及文化,甚至是烹調技術需要有濃厚的好奇心,而對於資訊的焦慮感,則是進階成為專業工作者的關鍵。對於一道料理,能將它放在一個脈絡、光譜中理解,再加入個人的意見,而不只是單純評論它好吃、不好吃。這一連串的過程,仰賴工作者對於知識的蒐集,除了從書籍中取得資訊,更需要從職人的口中,或他們做菜的過程裡學習,畢竟很多珍貴的經驗,不一定會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。

在飲食的議題上,我會特別在意文化的多面向,並且用人類學的方式進行梳理,從當地的人口組成、生活型態、自然條件或風土等面向,去理解一道料理或食材。

Q:您認為在專欄創作和媒體記者,兩種書寫的差異與難度為何? 近期有什麼希望突破或新的嘗試嗎?

撰寫自己的專欄,在觀點上可以比較自由,作為一個內容工作者,很多時候只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某件事情;而作為媒體記者,則必須知道合作對象的需求,技巧性的調整觀點並完成報導。不過無論是哪種文字工作,只要發自內心撰寫,心情上就不會有太大的衝突或矛盾。

最近我希望嘗試用當季食材做菜,並且分享食譜和心得,以這個方式和陌生的讀者溝通。

 

(圖/毛奇提供)

Q:近幾年,台灣味、餐飲在地化蔚為顯學,但餐飲品牌在地化究竟是什麼?眾說紛紜。請您談談您對此的理解吧?

其實以前我們不會強調自家賣的是在地滷肉飯,直到西方文化輸入台灣後,「在地化」才在全球化的脈絡裡被提出。

而提到台灣味,許多人往往會先想到 Fine Dining ,和 RAW 主廚江振誠在台灣的耕耘大有關係,事實上,在 Fine Dining 市場中,強調在地化的趨勢,並不侷限於台灣,許多擁有歐美經驗的亞洲主廚,在具備藝術敏感度、超越一定的技術水準後,都會在飲食創作中發展個人風格以在地食材與文化特色創造差異性,並且講述自我認同,以餐點回答:我從哪裡來。

對於大眾化的餐飲品牌而言,如:麥當勞、漢堡王等,「在地化」則不是為了表達認同,畢竟它們本來就是外來的品牌,真正的理由往往是作為一種進入新市場的行銷策略。當然,也不見得只要掛上在地化的策略,就一定會受到歡迎,例如:漢堡王在台南推出「買堡送糖包」,立即飽受當地網友批評,認為有歧視、消遣的嫌疑。

還有很多食物,在歷史的推演中逐漸在地化,走入家庭、融入社會,形成一種新的料理,例如高雄左營的四川豆瓣醬牛肉麵,是只有台灣才吃得到的美食。這一碗牛肉麵,源自於眷村居民的鄉愁,加入過去台灣本省人不吃的牛肉,以及外省人喜歡的傳統麵食,發展成既熟悉又創新的傳統美食。

無論是做出創新,或是推廣即將消逝的傳統文化,外來飲食以在地化走入社會和家庭,在通俗與精緻的餐飲領域,新的生活風格也許就此成形。

 

2020 BIOS 年會【富饒・島味】


場次②|吃・在地 ► 餐飲在地化意義的重新思考
報名連結|https://reurl.cc/Z7oQ23
主持人——李承宇(《料理.台灣》總編輯)
與談人——
毛奇|飲食文化工作者/名廚資深編輯 ◆ 當外來飲食文化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
李信男 Nobu Lee|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行政主廚 ◆ Fine Dining 的台味風潮與在地化意義
陳耀訓|陳耀訓‧麵包埠創辦人 ◆ 以西方技術再創台式風

 

其他前導專訪

  • 主辦單位| BIOS 文化創意顧問
  • 日期| 2020.12.13 SUN
  • 地點| 信義誠品 6F 展演廳
  • 協力品牌| 好食光、鮮乳坊、陳耀訓·麵包埠創辦人、禾餘麥酒、Plusx Pâtisserie & More、三徑就荒 Hermit's hut
  • 採訪| 溫為翔、呂芳萱
  • 撰稿| 呂芳萱